导读:男生练长跑身亡,花样少年生命止于千米后让人痛惜!长跑本是强身健体的运动,为何屡屡引发悲剧?接二连三的悲剧让“长..
男生练长跑身亡,花样少年生命止于千米后让人痛惜!长跑本是强身健体的运动,为何屡屡引发悲剧?接二连三的悲剧让“长跑之殇”的阴影萦绕在人们心头,为何长跑的传统如今令人谈“跑”色变?是年轻人体质的下降还是安全保障的缺位?如何有效预防避免悲剧重演?

男生练长跑身亡图片
湖南男生练长跑身亡疑是猝死具体死因需解剖。据当地医院表示,杨星除了手上有擦伤,并无其他明显外伤。经过初步检查,杨星疑是猝死,而具体死因需要解剖。
花样少年生命止于千米后
4月底,宁乡偕乐桥镇杉山冲中学的初三学生将进行体育中考,测试内容包括掷实心球、立定跳远和长跑。为了能在男子1000米长跑项目中取得好成绩,该校初三学生杨星每天都会进行长跑训练。4月9日上午,15岁的杨星像往常一样在校外的乡间小道上跑步,跑了千米后突然晕倒,送往医院后抢救无效身亡。
4月9日上午10点多,是该校的大课间锻炼时间。学生张斯慧和3名女生一起来到校外的乡间小道上跑步。“杨星当时也在进行训练。”张斯慧说,“杨星每天都很用心地训练,只为考试时拿个好成绩。”
“杨星跑了3圈多时突然不见踪影”。张斯慧说,她在一个拐角处发现了杨星。“他扑倒在地,身体挣扎了一下,左手拳头紧握。”发觉不对劲后,一名女生跑去通知老师。接到学生反映后,副校长吴佳春和另外一名老师赶到现场,对杨星采取简单的急救措施,眼见呼吸越来越弱,随后紧急调来一台车,将杨星送往镇中心卫生院救治,令人遗憾的是,杨星经卫生院抢救无效身亡。
吴佳春告诉记者,2012年,当地教育部门倡导学校组织学生每天进行1小时锻炼。“外操坪”就是校外的乡间小道,路面最宽处约有3米,最窄处不到2米,是高低不平的乡村土路。吴佳春说:“考虑到学生的安全问题,学校安排了4名男老师在小道上守护。”按学校规定,学生只要跑2圈就行了,自己控制速度,实在跑不下去也可以请假。
初步检查疑是猝死
记者从当地医院了解到,杨星除了手上有擦伤,并无其他明显外伤。经过初步检查,杨星疑是猝死,而具体死因需要解剖,进行法医鉴定。杨星的姨妈卢爱莲说,杨星身体很健康,“摔倒不足以致命”,悲剧发生是因为“学校老师没有及时把孩子送到医院救治”。
由于家属拒绝法医鉴定,4月10日中午,在当地政府的协调下,家属和学校就善后达成一致。
部分学校以安全为由取消中长跑项目的消息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在备受争议的背后,问题的关键显然不仅仅是学校的无奈以及学生身体素质的下降,而取消中长跑项目折射出的学校体育边缘化的窘境则更值得思索。
长跑,不能承受之重?
取消长跑,在部分学校而言,成为对于学生的保护之策,然而,在这样的保护之下,真正取消掉的又是什么?如果以此回避长跑锻炼,显然,对于学生的体质而言,面临的困难会有更多。
“如果平时没有系统的训练,再加上竞赛性的因素,在长跑中出现一些突发状况是难免的,但现在的问题是,对于类似长跑等活动项目的宣传都不够,并且在其他方面的配备也明显不足,包括急救措施等。”相关专家表示,“对于学生体质下降的话题我并不同意,现在很多学生的体育成绩还是很好的。因此没有必要担心长跑,但要在参加这样的活动之前,要做好准备工作,对于学校而言,也没有必要消极对待。”
据卫生部今年8月发布的《“健康中国2020”战略研究报告》显示,我国18岁以上居民中有83.8%的人从不参加锻炼,经常锻炼(每周锻炼3次以上,每次至少10分钟)的人仅占11.9%。而在记者的随机采访中也证实了这一点,对于一些大学生而言,除去上体育课外,主动参加锻炼的机会并不多。
“中学时期学习压力大,没有充分的时间来锻炼,可以说是一种原因;但是到了大学以后,课程相对轻松,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也并不是很高。一方面与学校基础设施的缺乏有关,学生自身也没有养成一种习惯,另一方面也说明了体育文化氛围的缺乏。”山东师范大学体育学院院长于涛表示。
专家称取消长跑会恶性循环
受不幸事件影响,近年一些学校取消了长跑项目或将长跑距离缩短。专家称此举是“因噎废食”。
“80%的猝死与心脏、脑血管基础病有关。”昨日,武汉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陈曼华分析说,血管痉挛、低钾血症也可能引发运动后猝死,“部分情况是无先兆的,如先天性血管畸形;部分情况则会提前有症状,如出冷汗、呼吸困难、胸闷胸痛。”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中医科主任宋恩峰教授说,过度依赖空调、汽车,让年轻一代的体力耐力下降,“如果学校取消长跑,只会助推学生们减少运动时间。最后就是越怕越不动,越不动体质越差。”陈曼华认为,只要量力而为,距离上循序渐进,跑步仍是很好的锻炼方式。不过,有关节、心脑血管疾病者应选其他项目。
长跑需选对正确方法
“体育本身无错,长跑本身也无错,但跑的方法一定要正确。”肖焕禹教授认为,长跑时出现猝死等意外一般有先兆,例如心跳加速、难受,四肢无力等。因此,在长跑前对身体检查必不可少。“年轻人对于身体状况的预估很低,而安全事故大多和运动前没有做好休息有很大关系。”
罗明教授则提醒,“宅一族”、“晚睡族”、“肥胖族”长跑时最易发生意外。科学长跑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不要参加力所不能及的长跑活动。
2、运动前一定要做热身运动,运动后要做放松活动。
3、长跑中出现不适必须停止运动,不要勉强坚持,并要及时就医。
4、餐后不要立即长跑,避免因肠胃需要血液而致使心脏和肌肉缺血。
5、避免在不洁空气的环境中长跑,并要注意冷暖及时调整穿衣。如果在雾天、阴霾天、沙尘天等气象环境中锻炼,那就和吸烟一样有害。
6类人不适合长跑
马拉松是田径运动中距离长、消耗大、负担重的一个项目。有的人比赛前后称体重,可能相差五六斤,甚至10斤以上。因此,对人的健康素质要求很高。6类人不适合长跑:
1.心脏有疾病的人
从心脏疾病来说,患风湿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的人不适合长跑。此外,近期内犯过心脏病的人、有严重冠状动脉病(心绞痛)的人,或是在做轻微活动时感到胸痛,运动中脸色发白发青的人,都不适合长跑。
最糟糕的是,有的心脏疾病平时没什么症状,连病人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心脏有隐疾,这类人跑长跑最危险。所以许多医生建议,人的一生最好在成年之前去医院检查一下心脏。
2.感冒病人
像病毒性感冒,会诱发心衰和心肌炎。特别是暴发型病毒性心肌炎会有突然死亡的可能。所以感冒如果长达两周没有好,还伴有咳嗽、胸闷、心慌、憋气,就要引起重视,及时就诊避免诱发心脏病。
3.有高血压、糖尿病或心律不齐的人
跑步后,肾上腺素上升,血压和心率上升,容易导致血压飙升和心律失常,诱发危险。
糖尿病人可以跑长跑,但要慎重。如果激烈运动后糖原储备不足,就容易导致低血糖引起危险。
另外,糖尿病也会引起小血管微血管的病变,在跑步中带来血管方面的风险。
4.过于肥胖的人
肥胖者往往有代谢障碍,当长跑运动消耗过大时,就容易引起危险。
5.平时没有运动基础的人
缺乏训练或身体状况不佳时长跑,容易头晕且身体负担不了这么大的运动量。建议参加马拉松赛或长跑的人,一定要有长期锻炼的基础,赛前最好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身体合格者再参加比赛。
6.幼童和年纪过大的人
负担量过重、消耗过大、持续时间过长的运动,对幼童的生长发育不利,还会破坏他们生长发育规律。
年纪过大的老人,因为内脏器官和组织老化,生理功能弱,也不适合大强度的马拉松或长跑。
更多相关文章推荐阅读:
初中男生遭男老师猥亵,老师讲台上猥亵多,老师讲台上张开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