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当年陆步轩卖猪肉时的照片。在以“眼镜肉店”老板的身份闻名后,他于2004年调入长安区档案馆工作。 围观 ..
当年陆步轩卖猪肉时的照片。在以“眼镜肉店”老板的身份闻名后,他于2004年调入长安区档案馆工作。
围观
“我给母校丢了脸、抹了黑,我是反面教材。”2000年因干上杀猪一行而闻名的北京大学毕业生陆步轩,日前站上母校的讲台,说完这第一句话,几乎哽咽。据了解,此次陆步轩和他的生意伙伴、同为校友的陈生是受北大就业指导中心邀请,来到“北大职业素养大讲堂”的讲台,与面临就业压力的学生分享心得。
劝解 自食其力不丢人
批评 名校出身的就是矫情同情 北大人不容易啊
午夜梦回5755682:只要自食其力,买猪肉不丢人,心态好才是真的好。
俯瞰天空:社会应该弘扬正面力量,只要是自食其力、靠劳动创造的财富都应该得到肯定!
批评 名校出身的就是矫情
遛弯人:现在大学生干殡葬工、保洁员、干农活很平常,北大学生卖猪肉有什么大惊小怪,北大学生都是神啊,少见多怪。曾经看过一篇文章介绍,在德国出租车司机大学本科、硕士、甚至博士都有,谁也没有感觉怪。
勤而行之:我不知道国人的心理是怎么了,靠自己挣钱还觉得混得差,没偷没抢的!
“我给母校丢了脸、抹了黑,我是反面教材。”2000年因干上杀猪一行而闻名的北京大学毕业生陆步轩昨天站上母校的讲台,说完这第一句话就几乎哽咽。昨天,北大毕业生陆步轩受北大就业指导中心邀请,来到“北大职业素养大讲堂”的讲台,与面临就业压力的学生分享心得。作为一名“另类”的创业成功者与面临就业压力的学生分享心得。然而在大约10年前,他曾因“北大学子卖肉”而引发社会争论甚至遭到批评。
杀猪毕业生
卖猪肉如有发展73%受访北大学生不排斥入行
在陆步轩到来前,北大在240名学生中开展了一次大学生就业形势与心态的问卷调查,其中对“大学生杀猪”的看法,陆步轩感到很安慰,因为有超过58%的学生认为这是“正常的职业选择,没什么特别”。
杀猪毕业生
如果卖猪肉的工作具有充足的发展空间,63%的学生表示可以考虑入行,近10%的人明确愿意入行,不觉得和别的工作有什么区别。超过一半的人认同“职业不分贵贱”的说法。
杀猪毕业生
手拿这份问卷,特别是看到对就业的态度和“大学生卖猪肉事件”的接纳,再和10年前自己被媒体报道后受到的非议比照,陆步轩感到些许安慰,“现在大学生就业的压力比较大,思想上的转变也比较快,比如挺多人都同意先就业再择业。有的人自视太高,其实本科学的东西走上社会未必用得上。”现在,在“屠夫学校”接受陆步轩猪肉屠宰等方面理论和实操培训的毕业生中,60%至70%都有大专或本科学历。对于这一现象,陆步轩说,“现在情况和我们那会儿不一样了,大学生就业压力太大,总得有份事情做。”
杀猪毕业生
卖猪肉不体面觉得“混得差”
陆步轩说,现在有种现象:学校里学习好的孩子,走上社会没出息;调皮捣蛋的孩子,在社会上却混得很好。孩子学习好,听到的都是老师、家长的赞美声,“走上社会脸皮薄、受不了挫折;不好好学习的孩子经常被罚站、挨骂,走上社会后,人家骂一句,笑笑就没事了,这种人反而百折不挠。”
杀猪毕业生
陆步轩说,毕业多年,北大的活动他都没有参加。2004年前后,他才第一次参加同学聚会。昨天,是他第一次接受北大官方的邀请。到现在,陆步轩仍然觉得卖猪肉不体面,自己“混得差”。
求解大学生就业三大困惑
杀猪毕业生
就业率缘何“两头高中间低”?
从近几年调查数据来看,硕士毕业生的就业率持续低于本科生和博士生,主要原因有两方面:一是硕士研究生招生数量增长过快;二是学校的研究生培养目标与市场需求错位。”
“大学生愿意去机关、大国企,不愿到小企业、基层,是因为前者有更好的社会保障和待遇。”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功成分析说,“我国要缩小行业间、城乡间的差距,缩小收入、待遇、保障上的差距,否则人才很难自由流动。”
长期以来,我国的硕士研究生教育主要是培养专业性技术人才和研究人才,而近年来,博士毕业生人数增长很快,专业性技术岗位和专业性研究岗位大多为博士毕业生所占据,硕士毕业生难以竞争类似岗位,而他们所学到的专业知识使其不愿意接受非专业性及应用实践性的工作岗位。
杀猪毕业生
供求脱节,课程设置如何才能更合理?
《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指出,“中文”、“法律”、“新闻”、“信息管理”等文科专业由于就业率低,且薪资较低,不幸入选红牌和黄牌专业。又如前几年很热门的物流报关员、电子商务或目前正热门的金融分析师、网络营销师等,吸引了大批学生不顾一切的挤进这些领域,但真正有能力匹配者少之又少,导致供大于求。
杀猪毕业生
李春玲说:“高校应考虑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调整专业设置和教学内容,充分发挥高校在学科专业设置上的权利,教育者要更多地接触市场,更加及时地了解市场信息,学校和市场之间要更紧密地沟通结合。”
杀猪毕业生
频繁跳槽,政策思路怎样调整?
“频繁跳槽反映出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和适应市场的能力和观念不够。”李春玲表示,“从深层次上讲,这说明我国的人才市场机制并不完善,还存在漏洞和缺陷。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要更加畅通就业信息渠道,使市场信息能够更流通、更开放,让学生能够更容易、更及时地获得。”
杀猪毕业生
“大学生愿意去机关、大国企,不愿到小企业、基层,是因为前者有更好的社会保障和待遇。”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功成分析说,“我国要缩小行业间、城乡间的差距,缩小收入、待遇、保障上的差距,否则人才很难自由流动。”
劝解自食其力不丢人
午夜梦回5755682:只要自食其力,买猪肉不丢人,心态好才是真的好。
俯瞰天空:社会应该弘扬正面力量,只要是自食其力、靠劳动创造的财富都应该得到肯定!
批评名校出身的就是矫情
遛弯人:现在大学生干殡葬工、保洁员、干农活很平常,北大学生卖猪肉有什么大惊小怪,北大学生都是神啊,少见多怪。曾经看过一篇文章介绍,在德国出租车司机大学本科、硕士、甚至博士都有,谁也没有感觉怪。
勤而行之:我不知道国人的心理是怎么了,靠自己挣钱还觉得混得差,没偷没抢的!
同情北大人不容易啊
其淡如水:北大人,背负的压力真的很沉重。
弑神野牛:在我老家读北大清华的人如果混不到正处级(或正教授)以上都会被鄙视。
疾风落叶:社会真的应该宽容一点,上北大并非一定要成为政坛领袖、商界精英!
理解卖猪肉背后多少泪
志在四方:问题是,要卖猪肉是否有必要上北大?北大的培养目标是什么?中国教育的培养目标又是什么?
肥佬爹:让人看了挺心酸的!北大才子居然无用武之地!我们的人才真的多到要去争当环卫工、卖猪肉的了?我看未必!看看公务员等热门行业的队伍中的潜规则……寒门从此无贵子!悲哀呀!
惜你若命:陆步轩要是有背景的话,现在还不是呼风唤雨?不过,步轩兄,你能挣钱就很牛啦!
清风哪知我心意:可见卖猪肉也好,当环卫工也好,都是被生活所逼。
点评
做一个敞亮的北大“丑角”
李甘林:相对于陆步轩,他的校友陈生对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事业成功的标准看得很通透,很豁达,尤其是他所说的“演员不止有漂亮的,还有赵本山、潘长江那种长得不好看的,我们就是北大的丑角。我们没自杀、没跳楼、没出国,我们是正面的”的那一番比喻。
在我看来,陈生无论是当初选择了当屠夫,办屠夫学校,还是日后事业成功之后,继续邀请同样因杀猪成名的校友陆步轩到自己的屠夫学校讲课,既不抬高自己,也不刻意贬低自己,这既是一种生存的智慧,与此同时也是他始终对自己,对自己的事业和成功怀有一种敞亮、健康的心态的结果。他选择的是择高处立,就平处坐,向宽处行;体现了“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的人生观价值观。
湖北民间有一句大白话说得好极了:杀猪杀屁股,各有各的道儿。我想,或许正是因为陈生杀猪选择了自己的杀法,或曰与常人不同的“道儿”,所以,他才走到了今天,也才从北大高才生—杀猪佬—公司老总,这一系列极度错位的多种职业、多重身份的混合体身份笑到了最后,这是何等的清醒,又是何等的睿智?
更多相关文章推荐阅读: